- 所在位置:活动中心
从“斑马大教堂”到线性透视法--------------《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第十五讲
发布日期:2023-06-15
6月11日,9名《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的忠实小粉丝来到了少儿活动中心,和我们的大桃老师一起走进了锡耶纳大教堂,那么在这一座汇集了雕塑、油画以及罗马-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艺术殿堂中小读者们又学到了那些知识呢?
“斑马大教堂”
教堂从里到外,随处可见的白色大理石加墨绿色石条相间的装饰,是锡耶纳的一个颜色特征,可能与创建锡耶纳的两兄弟有关,据说他们的马分别是黑色和白色。
锡耶纳大教堂(1136-1382)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它融合了雕塑、油画以及罗马-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假如十四世纪准备建造于教堂配套的广场的计划得以实施的话,这个教堂也许成为基督教界里最大的教堂。但是这个计划却没有实现,因为1348年的瘟疫使得这个城市的人口减少了一半。9世纪"越俎代庖"于古罗马米涅瓦神殿遗址上的大教堂,1179年和1215年迭经两次扩建,体量、规模和艺术价值已今非昔比,它有着森严壮观的正面,有大教堂、钟楼和施洗堂三位一体般的珠联璧合,其风格和规模唯有米兰大教堂和奥利维蒂大教堂可与之相媲美,为自古以来最恢弘的罗马-哥特式混合建筑之一。
多纳泰罗和《希律王的宴会》
多纳泰罗,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家、画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第一代美术家,也是15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多纳泰罗在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 的雕塑作品。
他的作品《希律王的宴会》的题材出自于中的一个故事,加利利的希律王娶了弟弟的妻子希罗底,施洗约翰认为这是违背伦理,大逆不道的行为,痛斥了他们,改嫁的希罗底因此而怀恨在心,想害死约翰。到了希律王过生日的那天,希律王请了很多宾客,希罗底的女儿在大家向希律王祝贺时,也为希律王跳舞祝寿,希律王非常高兴。希罗底趁机唆使女儿向希律王提出要求,要希律王把约翰的头割下来送给她的母亲,年迈昏庸的希律王同意了,把约翰的头割下来送给了希罗底。这个希罗底的女儿,被犹太史学家的瑟福斯称之为莎乐美。
《希律王的宴会》采用了线性透视法,这一方法由多纳泰罗的好朋友布鲁内勒斯基发明并使用在建筑设计上,之后广泛流传并成为当时艺术家们最常使用的视觉错觉技法,不管画家或雕刻家,皆偏好使用此法以便在画面上营造深远的三度空间,而对空间感的热切追求遂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最大的特征与标志。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
怎么样?小朋友们有没有被这生动的艺术史所吸引呢?大桃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难懂的艺术常识简单化,将书里的人物和故事精彩的呈现出来。参加活动的小读者虽然懵懵懂懂,但是他们记住了这座“斑马大教堂”并且知道我们现在画画所用的透视法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一本好书需要一个好的引读者,大桃老师的伴读让你爱上艺术史!
如果你想参加下一节“雪孩子七彩课堂”,就请及时关注哈尔滨市图书馆的公众微信号吧,更多精彩活动等待你的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