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期舆情简报•丁香瞭望角

发布时间:2020-03-27

 

 
 
哈医大二院院长亲自挂帅 黑龙江首批抗疫医疗队今日出征武汉(摘要)
 
2020-0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月27日电(李华虹 曹玥 方若冰)  为协助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国家卫健委、黑龙江省卫健委相关文件精神,哈医大二院首批抗击疫情医疗队在2天内集结完毕,全部备用物资装备齐全,1月27日,由哈医大二院院长焦军东亲自挂帅,首批抗疫医疗队登上飞机,千里驰援疫情肆虐的核心城市——武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是许多医护工作者面对疫情的坚定“逆行”!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7日,大年初三,哈医大二院首批抗击疫情医疗队肩负使命和责任,在哈医大二院办公楼门前整装待发、列队集结,奔赴武汉抗击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院领导班子以及部分医护人员和队员家属为他们送行,并举行了庄严的出征仪式。党委书记王永晨为医疗队员代表、重症医学科二病房主任王洪亮授哈医大二院抗疫医疗队队旗。院长焦军东还担任了此次黑龙江省抗击疫情医疗队队长,他曾率队参加过2008年抗震救灾,此次驰援武汉疫情,焦军东除率领哈医大二院抗疫医疗队以外,还统帅哈医大附属一院、三院、四院总计137人的医疗队,全部由年轻、富有重症治疗和传染病防控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是90后,年龄最大的52岁,这是我省驰援武汉的最核心的医护人员,是我省医疗卫生系统对武汉人民提供的最精英阵容。
 
  据悉,25日晚哈医大二院接到省卫健委任务后,紧急部署工作,各科室积极响应主动请缨,最终经过筛选确立首批医疗队队员。他们均是医院中青年骨干人才,精兵强将,其中医师17人,护理人员30人,来自于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监控管理办公室,组成了普通患者救治第一小组、普通患者救治第二小组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小组。1月26日,出发前一天,为进一步提高队员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医院感染科专家和感染监控管理办公室对首批医疗队全体队员进行了科普宣讲和严格培训,以确保他们在武汉工作期间保障自己的安全,更好地完成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同时,医院为医疗队员们每个人筹措的随身行囊里,装满了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和常用药品,满满都是嘱托和牵挂。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在出征仪式上,抗疫医疗队队长焦军东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日趋严峻,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坚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我们坚决遏制疫情的蔓延势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指明了方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目前全国各卫生医疗队纷纷奔赴武汉救护前线。作为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护佑人民健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感谢全体医疗队员们顾全大局,临危不惧,面对国家、民族和医院赋予的艰巨使命,无私奉献、义无反顾的精神;希望医疗队员服从组织安排,发挥专业水准,尽最大努力做好医疗救治,同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凯旋,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保重!平安归来!”“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你在一线安心工作,家里的一切无须挂念”……在医院同事和亲属们的声声叮咛中,哈医大二院首批抗击疫情医疗队启程,与省内其他医疗队员汇合后将乘坐专机奔赴武汉。
 
 
 
黑龙江省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
2020-02-14   来源:乐居网-哈尔滨频道
 
  2月13日晚,黑龙江省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征。
 
  越是艰险越向前。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由省卫健委按照国家卫健委统一要求组建,仅用11个小时就集结完毕,医疗队抵达武汉后将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2个重症病区。
  
 
  医疗队由2名领队,320名医护人员组成。哈医大一院党委书记赵长久和哈医大二院副院长蒋传录担任领队。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分别选派160人共320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80人,护士240人。医护人员大部分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科室,具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救治护理实践经验,是一支实力强劲、专业齐全、医护配合默契的精锐之师。
 
  1月27日晚,我省派出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武汉防疫一线,这支队伍由2名领队、135名医护人员组成,医护人员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四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涉及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专科等科室。
  
  2月2日15时40分许,随着一架专机从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起飞,由来自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第三医院的1名领队和11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黑龙江省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
 
  2月12日,我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316人在机场出发。13日,第四批322人支援湖北医疗队又一次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集结”,迎着春的气息,向武汉出发。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四支医疗队共计892人驰援湖北,另外还有145人的预备队在随时待命,总计达到1037人。
 
  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我省的医疗资源也并不“宽裕”,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江迎难而上,把我省医疗界的“精兵强将”送到了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龙江的白衣战士们面对疫情毫不退缩,积极请战,“逆流而上”来到了湖北一线的“战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
 
  据报道,疫情爆发后,武汉市第一医院被确定为收治危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目前该院很多医生被派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进行支援,人力与物资资源短缺。此次我省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将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来源:黑龙江日报)
 
 
 
驰援湖北孝感 黑龙江省医院50人医疗队整装待发
2020-02-23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人民网哈尔滨2月23日电   2月23日下午,黑龙江省医院(哈工大附属省医院)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共计50人作为黑龙江省第八批医疗队成员从哈尔滨国际机场出发,将投入到对孝感汉川市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当中。此次黑龙江省医院医疗队领队由该院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陈鹏担任,包括17名医生、31名护士和2名医院感染控制专家。医疗队成员均来自呼吸、重症监护、感染、神内、心内等临床科室,经验丰富。省医院党委书记石耀辉及在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医疗队送行,在出征仪式上,还进行了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
 
  石耀辉表示,根据省卫健委的统一部署,黑龙江省医院派出了该院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支援孝感汉川。大家的任务是艰巨的,使命是光荣的。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黑龙江人民援助湖北的艰巨重任,代表的是广大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大家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孝感的防控攻坚战,尽快进入角色,尽快和第一批队伍相融合,熟悉当地环境,熟悉工作条件,尽快发挥作用。
 
  据医疗队领队、省医院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陈鹏介绍,2月22日深夜,黑龙江省医院接到了省卫健委要求组派第八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接到通知后,医院第一时间响应,迅速组建成一支50人医疗队。医疗队组建完毕后,医院后勤迅速为每个人准备好了相关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随时准备出发。
 
  作为此次省医院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陈鹏,已经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省医院医务部主任,陈鹏没有休息过一天。他表示:“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战斗在疫情第一线对我来说义不容辞,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据了解,这已经是该院派出的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首批医疗队14名成员已经于2月15日到达湖北省孝感市,担任汉川市人民医院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杨雪楠、徐劲松、董宇翔)
 
 
 
哈医大肿瘤医院18名医疗队员支援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
2020-02-14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面对新冠肺炎严峻形势,哈医大肿瘤医院医护人员再次请缨出战。2月13日,18名医疗队员迅速集结,奔赴省级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
 
  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哈医大肿瘤医院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
 
  医院为医疗队队员提前进行了培训,并进行全面体检,还为医疗队队员准备了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以及必备的生活用品。
  据介绍,此次组建的医疗队队员均是医院的骨干。赵长宏书记和曲国蕃院长为医疗队授旗,希望他们承载着哈医大肿瘤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力量早日凯旋。
 
  此次哈医大肿瘤医院派出的医疗队,是继支援武汉、大庆、绥化、双鸭山、七台河后又一批逆行者。(李宴群、刘锐/文)
 
 
 
大型喷雾消杀炮全方位无死角专项消杀
2020-03-03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3月3日讯(赵琪 记者张隽珊)  3日,道里区动用大型喷雾消杀炮对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区域广场、街道等进行全方位、高效、不留死角式专项消杀。
 
  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哈尔滨市道里区执法局联合哈尔滨工大博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大博海),进一步加强消杀覆盖面。此次消毒统一使用对人体影响较小的低浓度含氯消毒液,出动雾炮车2辆,十余人参加本次消杀行动。主要对群力第六大道、第七大道、兴江路、丽江路等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
 
 
 
哈尔滨:青年志愿者让热线始终“在线”(摘要)
2020-03-02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3月2日电(记者 张亚云 耿立君)  从2月20日起,40名青年志愿者每天从哈尔滨市的不同角落出发,越过零下20℃的寒冷和疫情的考验,聚集在哈尔滨疫情监督举报热线“12345”的接听现场。从招募、培训,到对接、储备、上岗,在不到18个小时的时间里,这项由哈尔滨团市委发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高校教师和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和私营业主等聚集在一起,让热线始终“在线”,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无法看清口罩后你的脸庞,但我们表达着相同的渴望
 
  “我女儿要透析啊,可是这有关卡我过不去,可咋整啊,麻烦你们帮帮我,这病不能拖啊!”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团委兼职团干部张柏卓然接听的电话那头,一位市民急切地想要得到答案。
 
  怎么做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丢了“人情味”?这是张柏卓然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她立即找到值班班长反映情况,在了解实际情况后,当即联系相关部门为市民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第一次培训会开始,每一个志愿者都自觉佩戴口罩,即便同组一起工作的人,也无法看清口罩后的脸庞。张柏卓然说:“我们只是零星的火点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愿意扛起肩上的责任,绽放无悔的青春。”
 
  “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们这时候肯定忙,要不是实在解决不了,我真不会麻烦你们!”“虽然我这儿真有困难,但是我能理解政府的要求,都是为大家好!”
 
  几天的志愿服务,让张柏卓然感受到志愿伙伴通过电波所传递的态度和温度,更感受到市民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和对战胜疫情的渴望。她说,“众志成城”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秉持的平凡而坚定的信念,也让自己笃定这次“大战”,我们一定能赢!
 
  一天接了68个电话,不比上课轻松
 
  在疫情发生后,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白宏亮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次疫情中为祖国做点什么,为家乡做点什么。他说:“我没有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所以当得知‘市长热线’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在网上报了名。”
 
  刚开始接听市民来电的时候,白宏亮说自己心里挺紧张,因为每一个来电,都代表着一位市民,或者说是一家人的诉求和希望,也代表着他们的困惑和担忧。那几天正好是哈尔滨实行四个主城区一体化管理的初始阶段,群众对于市内出行问题,主城区和其他市县的交通问题,如何去机场的中转等问题,都不了解。白宏亮根据市政府的公告,一一对市民的咨询进行耐心的解答。下班签退的时候,他接听了68个电话,回到家中,真的觉得嗓子快说不出话了,心里想,这也不比我上一天课轻松啊!
 
  这些天,白宏亮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诉求,但是他们都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对于国家和政府的政策,都是理解和支持的,自己的困难能克服的一定会克服。
 
  希望春风能够吹散病毒,让我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宋佳玉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她说自己也曾经拨打过市长热线反映问题,理解那种希望迫切解决问题的焦急心情,作为一名“非医”青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人。
 
  “市长热线的工作和自己工作的办税服务厅很像,需要和各个年龄段的人打交道,在市民遇到困难的时候想办法帮他们解决。”宋佳玉每天要接听近100多通求助或者咨询电话,但是在得到他们满意的答复后,她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一位80岁的独居奶奶的电话,因急性青光眼发作,疫情原因医院门诊没有开。“我知道现在疫情严重,要不是忍不了了,我真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奶奶说着说着就哭了。宋佳玉记下了奶奶的电话,帮着联系了医院,又设计了出行路线,奶奶一个劲儿的谢她。
 
  近期,因为疫情咨询来哈尔滨就医问题的电话特别多,每一次挂断电话前,宋佳玉都会加上一句“祝您早日康复”,希望短短一句祝福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丝春天的暖意。
 
  “每天晚上九点回家,看着哈尔滨的夜景,虽然空无一人的街道有一种肃静的美”,但宋佳玉说自己还是喜欢那个吃饭要等位,坐车要排队的哈尔滨,希望春风能够吹散病毒,让我们的生活重回正轨。
 
  宋佳玉说,志愿者工作不仅是帮助他人,也让自己成长了许多,变得更加细心、耐心。“虽然做话务员很有‘成就感’,但真的不愿再以这种原因做第二次了,希望疫情早些结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走出家门,迎接2020年的春天。”
 
 
审核:海军   供稿:科技参考部   编辑:马向东